推香港賽車運動向全世界 陸漢洋有心 唔怕起步遲 (May 31, 2017 香港文匯報)

■短短7年間陸漢洋以出色的表現奠定自己亞洲一流車手的地位。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正謙 攝
■短短7年間陸漢洋以出色的表現奠定自己亞洲一流車手的地位。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正謙 攝

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郭正謙)在運動的世界,年齡往往是最可怕的敵人,年過30在大部分體育的領域已是黃昏階段,更遑論在這個年齡踏上起跑線,不過對賽車的熱誠和堅持,令陸漢洋挑戰了這個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不僅以44歲之齡繼續以職業車手的身份活躍於國際車壇,更以打造首支全「本土」車隊為目標,將香港的賽車運動推向全世界。

原名陸恭和的陸漢洋從不掩飾自己對新名字的鍾愛,因為這名字代表着他下半生的努力目標,以「漢」人身份在賽車這個「洋」人主宰的賽車世界上揚威,這名字每天都在提醒他投入賽車運動的初衷。

37歲之齡仍有「火」做車手

與很多男生一樣,陸漢洋孩童時代已經很喜歡車,但亦與很多香港男生一樣,為了現實生活而放棄夢想,19歲時與成為職業車手的機會擦身而過,想不到事隔18年才迎來第二次機會,以37歲之齡展開其車手生涯,陸漢洋坦言是感情戰勝了理智:「周圍很多人也以為我開玩笑,但我在賽車中找到了真正的快樂,我那時候覺得自己仍有『火』去做職業車手,我不僅要做,而且還是做到最好,我不想讓自己留有遺憾。」

短短7年間陸漢洋以出色的表現奠定自己亞洲一流車手的地位,早前於馬來西亞舉行亞洲勒芒衝刺盃兩奪全場總冠軍,而接下來還有法國勒芒24小時耐力賽亞洲區外圍賽,陸漢洋表示這將是今年最重要的賽事之一,會以打入前十為最低目標,而他更有信心最終可以踏上頒獎台。

希望香港有一個真正車場

上年國際電動方程式大獎賽(Formula E)在香港破天荒舉行並引起全城熱話,陸漢洋表示從當中看到香港賽車運動發展的可能性:「在香港,賽車往往會被形容為『玩車』或『飛車』,但經過了上年的Formula E,有不少人重新認識到賽車運動可以是非常專業及認真,當然我們還只是在起步,但我想去做的就是一步步去將賽車運動推廣開去。」

在香港從事體育並不容易,甚至連一個正式的賽車場也沒有,陸漢洋希望以成績說服政府:「澳門和新加坡將賽車運動搞得有聲有色,香港亦絕對有能力做到,我明白在香港搞體育向來是結果為本,我相信如果香港車手在國際大賽有好成績,一個真正屬於香港人的賽車場是有可能出現的。」

決定餘生奉獻予賽車運動

陸漢洋認為賽車是一項團隊運動,車手在賽道上並不是孤軍作戰,而是需要整支車隊的配合,而打造一支真正的香港車隊,亦是陸漢洋的目標之一:「我很希望打造一支完全以華人為骨幹的車隊,當然現在我們還是需要外國的技術支援,但現時大學內亦有關於賽車工程的課程,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完全接軌。」

賽車世界中華人鮮能以主角身份出現,陸漢洋銳意建立一支本土車隊就是希望將形勢一點一滴扭轉,並決定將餘下的人生奉獻予賽車運動:「我不知道我還可以當多久的職業車手,但只要我有能力我都不會放棄,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引起香港對賽車運動的注意,即使我退出車壇後,這份精神仍可傳承下去。」

Join Our Newsletter

© Win Motorsport Official Website. All rights reserved.